返回
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助推企业跨越发展

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助推企业跨越发展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科技工作纪实

编者按:改革再启新征程,创新迸发新活力。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党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规律的深刻把握。


  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紧紧围绕安全供水中心工作,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是企业今后实施科技兴企的发展方向。

 

  2006年,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成立了科技工作委员会并下设科技处,2009年,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省级技术中心正式成立。多年来,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科技工作的在省、市技术管理和科技项目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在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的带领下,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把实施“科技兴企”作为确保安全供水,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大力开展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创造科技研发条件和技术创新的环境,努力打造一流研发为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建章立制规范科技研发管理流程

  按照国家及省、市科技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建立科技组织机构,制定规范使用科技奖金、课题准备酝酿、公司评审立项、寻求合作伙伴、科技研发、成果鉴定、实践应用、表彰奖励等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科技研发的全过程管理,保证了企业技术中心有效发挥作用,促使技术创新体系内生动力,做到了项目过程服务、跟踪管理、实施有效,科技研发顺利推进。

  加大投入改善科技研发基础条件

坚持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投入。多年来,集团公司始终坚持每年的科技资金的投入,为立项的课题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也为争取得到省市科技项目管理部门给予研发资金支撑提供了必须条件,由于两方资金的投入,吸引了学研(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确保科技项目的有效结题,与城市水务行业技术前沿更贴近,进一步提升了科技课题的理论见解水平。

以人为本不断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集团公司以安全供水为中心,积极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奖励活动,激发员工立足本职岗位,自主创新开发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不断破解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或管理难题,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有组织的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提高员工岗位技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近年,集团公司与甘肃省科协联合成功举办了两届技术创新奖励活动,2010年,共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共97项,2012年,共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共144项,其中16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产生8项论文被评为兰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2013年,又有4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2012年设立以集团公司命名的“兰威城镇水务科学技术奖”,是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批准设立的面向全省城镇水务设立的科学技术奖,专门授予在我省水务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科学技术普及等方面做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该奖作为社会力量设奖,可作为相关人员评审职称、晋级职务、评选先进等参考依据,在鼓励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我省水务领域科研队伍建设,调动水务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活动和奖项为集团公司在省内行业树立了良好的技术品牌形象。

(图为:水质中心全面完成技改)

  聚集优势打造一流的研发平台

  集团公司先后创建并得到政府相关部门批准设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兰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甘肃省水处理和水输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兰威城镇水务科学技术奖”。2013年,正在申请成立“甘肃省水务行业技术中心”,逐步建立起涵盖设计、研发、应用等链条的先进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各种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的成立,促使集团公司围绕生产经营实际,紧紧围绕城市水务专业,酝酿选题立项,聚集技术优势,调动各方资源,针对一些重大、关键的技术问题,借助一些重大供水工程、技改项目开展总结回顾性和技术破解性、生产实用性的科技课题研究,近年来,集团公司共完成科技成果鉴定21项、省市科技支撑项目16项,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金桥工程”等奖等奖项20项,授权专利42项。其中,2012年,项目《聚乙烯管道渗漏带压抢修技术应用研究》、《兰州市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及卫生状况调查》分获兰州市科技进步奖一、三等奖,2013年,项目《桁车式刮泥机失效分析及结构优化应用研究》获得兰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集团公司再次申报兰州市“金桥工程”奖,共申报项目6项,分别为:《高含沙量水系净水沉淀池沉泥及刮泥桁架性能优化技术》、《固态二氧化氯生产工艺的开发及应用》、《聚乙烯管道渗漏带压抢修技术应用研究》、《给水管渠及构筑物防渗漏新技术应用研究》、《多功能揭井器》、《用于管道抢修的管件》。这些成果为企业长足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带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持集团公司在省内的行业龙头地位和国内的先进水平,发挥我司的技术优势,帮助省内相关城市水务行业解决生产问题;同时,使我司子公司与省内相关产业成功链接,实现产业化、效益化的目标。

  目前,集团公司正在积极申请的“甘肃省水务行业技术中心”,服务范围广,基本涵盖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力求解决社会的热点问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培养行业内急需人才;可以通过机制创新,逐渐解决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将产生积极影响。

  发挥“水之韵”展览馆作用,大力开展科普教育

  集团公司“水之韵”展览馆,被兰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兰州市科普教育基地”,被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几年来,充分发挥着宣传安全供水技术、珍惜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促进科学利用的社会职责,对节能减排工作也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已成为兰州市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的课外科普教育基地。为更好的开展科普工作,2013年,集团公司对“水之韵”展览馆馆藏实物、历史档案资料及实景照片进行了更新升级,通过积极参与兰州市组织的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活动,成功申报兰州市“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完善了科普教育工作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了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得到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

  产学研相结合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集团公司以技改项目带动科技课题。通过实践选题立项,对重大关键技改项目先以科技课题做出研究,理清思路,选用技术,借用社会科研力量以咨询指导,以确保实施的技改项目可靠、安全、稳定,采用的技术领先有效,将科技成果尽快转为现实生产力。针对水处理行业新的技术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大力气着重从水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做深入研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水务行业的应用与开发,形成新的技术成果,推动集团公司总体水平提升。

                   文/图 曹晓玲